最新文章列表
-
日期:2014-09-25森罗万象许峥嵘(听他何碍汝识得不为冤)透脱无方碍眼睛(闪捧著榾朵)扫彼门庭谁有力(拂迹成痕欲隐弥露)隐人胸次自成情(心疑生暗鬼)船横野渡涵秋碧(死水浸却)桌入芦花照雪明(住岸却迷人)串锦老渔怀就市(著本图利)飘飘一叶浪头行(随流得妙)
-
日期:2014-09-25
-
日期:2014-09-25
-
日期:2014-09-25赞曰。临济七传而得石霜圆。圆之子。一为积翠南。一为杨歧会。南之设施。如坐四达之衢。聚珍怪百物而鬻之。遗簪堕珥。随所揬焉。骎骎末流。冒其氏者。未可以一二数也。会乃如玉人之治璠玙。珷玞废矣。故其子孙。皆光明照人。克世其家。盖碧落碑无赝本也。
-
日期:2014-09-25祖曰。还假修证否。曰。修证即不无。污染即不得。祖曰。即此不污染。是诸佛之护念。汝既如是。吾亦如是。兹盖独标清净法身。以遵教外别传之宗。而拣云。报化非真佛。亦非说法者。然非无报化大功大用。谓若解通报化。而不顿见法身。则滞污染缘。乖护念旨。理必警省耳。夫少室道行。光腾后裔。则有云门偃。奋雄音绝唱于国中。临济玄。振大用大机。于天下。皆得正传。世咸宗奉。惟清望临济。九世祖也。
-
日期:2014-09-24赞曰。初云庵自九峰至庐山。诸方禅者毕集门下。杂还多英俊。而云庵尝敛眉曰。法道乃今而后。未可知也。有问其意。曰。先师在黄檗。众不满百。而明眼辈几半。今虽三倍当时。然才一两人耳。余时年少。心非其论。观元普两禅师。皆南公晚子也。而其行已卓绝。且如此。则云庵之言。如百衲帔。天寒岁晚。乃见效哉。
-
日期:2014-09-24赞曰。杨岐天纵神悟。善入游戏三昧。喜勘验衲子。有古尊宿之遗风。庆历以来。号称宗师。而白云妙年俊辩。胆气精锐。克肖前懿。至于应世。则唾涕名位。说法则荡除知见。乃又逸格。如大沩之有寂子。玄沙之有琛公。临济法道未甚寂寥也。
-
日期:2014-09-24元曰。佛祖无所异于人。所以异者。能自护心念耳。岑楼之木。必有本。本于毫末。滔天之水。必有原。原于滥觞。清净心中。无故动念。危乎岌哉。甚于岑楼。浩然横肆。甚于滔天。其可动耶。佛祖更相付授。必丁宁之曰。善自护持。平甫曰。佛法止于此乎。元曰。至美不华。至言不烦。夫华与烦。去道远甚。而流俗以之。申公论治世之法。犹谓为治者。不至多言。顾力行如何耳。况出世间法乎。
-
日期:2014-09-24读华严论。至曰须弥在大海中。高八万四千由旬。非手足攀揽可及。以明八万四千尘劳山。住烦恼大海。众生有能于一切法。无思无为。即烦恼自然枯竭。尘劳成一切智之山。烦恼成一切智之海。若更起心思虑。即有攀缘。即尘劳愈高。烦恼愈深。不能以至诸佛智顶也。
-
日期:2014-09-24赞曰。潜庵为余言。闲为人气刚而语急。尝同宿见其坐。而假寐。梦语衮衮。而领略识之。皆古衲机缘。初以为适然。已而每每连榻。莫不尔。盖其款诚于道。精一如此。唐道氲讥明皇。曩于般若。闻薰不一。而沉伫想。自起现行。闲之去留。践履之验。非闻熏不一者也。
-
日期:2014-09-24赞曰。法句经言。若起精进心。是妄非精进。观伟施为。宜若起心者何哉。永嘉曰。昼夜精勤。恐缘差故。不惜身命。以知恩故。伟方畏缘差。负法道之恩。引云门赵州。以自较渠。恤是真是妄哉。非志列秋霜。何以若此耶。
-
日期:2014-09-24赞曰。云庵以天纵之姿。不由师训。自然得道。特定宗旨于黄龙而已。其沮坏义学。剖发幽翳。以乐说之辨。洗光佛日。使舒王敬诚心服。至献名于 天子。施第为宝坊。道显著矣。然犹掉头不顾。甘自放于万壑千岩之间。究观施设。其心不肯。后滆山曹溪。盖一代宗师之典型。后来衲子模楷也。
文章搜索
文章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