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列表
-
日期:2014-08-05喜不必爱。怒不必憎。笑未必乐。泣未必哀。其藏情隐行。未易测也。他心尚不可测。外境则焉能知。故起信论云。众生以依染心能见能现。妄取境界。迷平等性故。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。无明不觉。妄与法违故。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。种种知故。是知心外无法。法外无心。但了一心。诸尘自会。起心背法。即乖法体。既与法违。则不通达。若能顺法界性。合真如心。则般若无知。无所不知矣。
-
日期:2014-08-04
-
日期:2014-08-04
-
日期:2014-08-04
-
日期:2014-08-04
-
日期:2014-08-04
-
日期:2014-08-04(二)中有:“撥無因果、錯大因果、錯小因果、怕錯因果、不錯因果、前因後果、不倒單、 怕動、求靜、愛淡薄、不蓄錢、持午、打餓七、清素、持戒、威儀、細行、清規”
-
日期:2014-08-04(一)中有:“前言、參禪、救心、不懂、放得下、放不下、莫發急、長遠心、無長遠心、應有盡有、只指此法、直指此心、何不信心、不認得我”
-
日期:2014-08-04夫言破相者。是未入唯识。去其妄执。虽言破相。实无所破。既无所破之有。亦无能破之空。情执若消。空有俱寂。前尘无定。破立随心。迷真之妄不生。对妄之真亦绝。大智度论云。种种取相。皆为虚妄。如玻璃珠随前色变。自无定色。诸法亦如是。无有定相。随心为异。若常无常等相。
-
日期:2014-08-04境识俱泯。即是实性。实性即是阿摩罗识。维摩经云。华严菩萨曰。从我起二为二。见我实相者。不起二法。若不住二法。则无有识。无所识者。是为入不二法门。故知见有二法。乃至纤毫并皆属识。境识俱亡。乃入真空之理。所以智光论师。立中根说。法相大乘。境空心有唯识道理。未能全入平等真空。为上根说无相大乘。辩心境俱空平等一味。为真了义。是以因唯识。入真空究竟之门。离此别求非真解脱。
-
日期:2014-08-04心为宗者。是真实心。此心不是有无。无住无依。不生不灭。有佛无佛。性相常住。为一切万物之性。犹如虚空体。非一切。而能现一切。只为众生不了此常住真心。以真心无性。不觉而起妄识之心。遂遗此真心妙性。逐妄轮回。于毕竟同中成究竟异。一向执此妄心。能缘尘徇物。背道违真。则是令息其缘虑妄心。若不起妄心。则能顺觉。所以云无心是道。
-
日期:2014-08-04设有异境牵生。唯明正念。正念者。即一心本法。心境俱虚。了无所得。于诸妄心。亦不息灭者。即推初念不见起处。何须断灭。不见起处。是名真灭。住妄想境。不加了知者。妄想内外诸境皆空。何须强生分别。则不取不舍。妙定相应。于无了知。不辩真实者。亦不住无分别。非实非虚。心无所寄。则得本之正宗。还原之妙性矣。
文章搜索
文章分类